臺北夜景觀光
高鐵台北站集合出發
【龍山寺】艋舺,今名萬華,為臺北市發源地,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,即今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。清康熙四十八年(西元1709年)陳賴章墾號請墾大佳臘,福建泉州之晉江、南安、惠安三邑人士渡海來此而漸成聚落,當時平埔族人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蕃薯等農產品與漢人交易,時稱蕃薯市;而獨木舟在平埔族語言中之發音為Banka,漢人乃音譯為「艋舺」。早年臺灣北部為一蠻煙瘴癘之地,俗諺「三在六亡一回頭」,環境十分險惡,漢人前來墾植時為求神佑,多攜帶家鄉廟宇香火以為庇護,後因漢人聚落漸增,三邑人士遂於清乾隆三年(西元1738年)合資興建龍山寺,並迎請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。龍山寺不僅是居民信仰中心,舉凡議事、訴訟等均祈求神靈公斷。光緒十年(西元1884年)中法戰爭中,法軍侵占基隆獅球嶺,當地居民乃組織義軍,以龍山寺印行文官署,協助擊退法軍,獲光緒皇帝賜「慈暉遠蔭」匾額。初創之龍山寺,規模雄偉,雕塑精緻,歷經嘉慶二十年(西元1815年)大地震重修,同治六年(西元1867年)暴風雨侵襲再行修築,至民國八年棟樑遭白蟻蛀蝕,當時住持福智大師率先捐出一生積蓄七千餘元,集資修復,奠定今日龍山寺之規模。民國卅四年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空襲摧殘,中殿全毀,惟觀世音菩薩聖像仍端坐蓮臺,寶相莊嚴;以往遇有空襲,居民皆以觀世音菩薩蓮座下為避難所,然此次空襲前夕,避難居民因不堪兇蚊肆虐紛紛返家,以致中殿受毀時無人受難,居民相信是觀世音菩薩庇護而奔相走告,此一神蹟更使得觀世音菩薩成為艋舺居民一大精神支柱。龍山寺坐北朝南,面呈回字形,為中國古典三進四合院之宮殿式建築,由前殿、正殿、後殿及左右護龍構成。前殿為11開間,分為三川殿、龍門廳、虎門廳。三川殿前有一對全臺僅見之銅鑄蟠龍柱,正面牆堵則由花崗石與青斗石混合組構而成,牆上故事多出自三國演義和封神榜,富於教育意義。正殿屋頂採歇山重簷式,四面走馬廊共42根柱子構成,殿外牆堵留有多幅著名書法家石刻,殿內的螺旋藻井不費一釘一鐵,全由斗栱相嵌築構而成。後殿屋頂採歇山重簷式,為典型儒、道教諸神佛供奉處。左右護龍各配有鐘樓與鼓樓,晨鐘暮鼓,其轎頂式扁六角形的屋頂,造形獨特。全寺屋頂脊帶和飛簷由龍鳳、麒麟等吉祥物造形,飾以剪黏和交趾陶,色彩瑰麗,堪稱臺灣剪黏藝術之精華。民國七十四年政府公告艋舺龍山寺為國家保護之二級古蹟,與國立故宮博物院、中正紀念堂並列為國際觀光客來臺旅遊的三大名勝。龍山寺並於板橋文化路興建文化廣場大樓,民國九十四年落成啟用後,辦理多項課程與講座,以善盡弘揚佛法、提倡社教的文化價值。艋舺龍山寺每年定期舉辦節慶祭典及民俗活動,如農曆正月花燈展覽、四月浴佛節、七月盂蘭盆勝會等,民眾來到艋舺龍山寺除了欣賞臺灣寺廟建築藝術之美,亦可以感受傳統民俗文化的樂趣。
【華西街】必吃美食:魷魚羹、蚵仔煎、剝骨鵝肉、肉圓「有人要吃蛇膽、喝蛇血嗎?」這句話通常只會出現在華西街夜市。華西街夜市是臺灣的第一座觀光夜市,以販賣各式山產海鮮野味小吃為大宗,是國內外觀光客最鍾愛的景點之一。每到黃昏,常可見外國觀光客拿著旅遊指南尋找美食,早期這裡以殺蛇表演聞名,有「蛇街」之稱,如今在保育意識之下,店家大多轉型為養生的蛇料理,挑戰食客的膽量。夜市入口處的中國傳統牌樓建築、沿途的紅色宮燈,極具特色,店家皆為老字號,超過30年的老店比比皆是,口碑與品質兼顧。北港甜湯的燒麻糬、勇伯的米苔目湯、漢記的剝骨鵝肉、阿義的滷肉飯、阿娥的古早味什錦麵…...眾多美食不勝枚舉,這些彷彿是鄰家阿嬤拿手菜的傳統小吃,樣樣都是令人懷念的好滋味,歡迎親自來嚐!
【臺北101購物中心】Taipei101大樓位在台北市信義區,是台北市的著名地標,共有地上101層及地下5層,總高度達到508公尺,目前為世界第一高樓。Taipei101大樓主要共分為購物中心、辦公大樓及景觀台,是一棟集合時尚、觀光、商業及文化的大樓,內部有多家銀行及證券金融中心服務於此,並有多家著名大型企業進駐,購物中心內則有時尚服飾、精品、化妝品、書店、餐廳及美食街等店家,88、89及91樓則為室內與戶外觀景台,民眾可購票前往俯瞰台北市,享受居高臨下的視覺饗宴。Taipei101大樓近年來更連續在跨年時刻施放大型煙火及燈光效果,是台北市跨年活動中主要的重頭戲。
**如需加購高鐵車票,請洽服務人員**
<行程注意事項>*最少出團人數 2 人,當參加人數未達上述規定的最少成團人數時,將取消旅遊行程,於出發日前 3 天發出取消旅遊的 Email 通知。*本行程為司機兼導遊服務,提供景點諮詢,並無提供導遊導覽服務。*服務人員將於出發前一日與您聯絡,請務必確認網路功能順暢並留意手機通訊軟體訊息。*行程內容皆為可行性的安排,但司機仍會依照當天交通狀況、天氣因素及景點停留時間,與旅客討論後視情況調整。*九人座車旅客人數最多7人,敬請注意。